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27 00 N, 30 00 E
尼羅河年復年的規律性泛濫帶來肥沃泥土,加上沙漠對東西部的隔離,成就它發展Q為世界偉大文明之一。大約公元前3200年出現一個統治埃及三千年的統一王朝。最後在公元前341年王朝落在波斯人手中,之後再由希臘人、羅馬人和東羅馬人統治過。公元700年由阿拉伯人統治後傳入回教和阿拉伯語言及統治了往後六個世紀。在1517
年,馬穆魯克人及後的土耳其人都曾佔領埃及。在1869 年蘇伊士運河的完成以後, 埃及成為了一個重要世界運輸重地,
卻背負沉重債務。以名義上保護它的投資,在1882 年英國佔領及控制了埃及的政府, 直至1914
年。1922 年部份地獨立于英國,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埃及重獲主權。1971 年阿斯旺水霸的完成和納塞爾湖改變了尼羅河在埃及裡農業和生態的歷史悠久角色。人口迅速地日益增長(阿拉伯世界上最多人口),
尼羅河畔有限的耕地。 |